本文以某航空橡胶生产企业提高某氟橡胶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项目为例,分别从六西格玛(6sigma)五阶段说明六西格玛(6sigma)作为质量改进工具的具体应用过程。
六西格玛(6sigma)定义阶段主要要识别改进的机会,确定项目范围及其要改进的目标,组建六西格玛(6sigma)项目团队并获得项目立项的批准,并结合Minitab软件利用六西格玛(6sigma)相关分析方法对造成缺陷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
六西格玛(6sigma)测量阶段也可称为度量阶段,主要要确定测量标准,验证测量系统,测定过程能力,以确保立项时收集到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也为确定改进方向奠定基础。此阶段通常结合定义阶段共同完成,在定义阶段确定的缺陷类型和不合格率的基础上,明确项目的各种定义,进行生产流程能力分析,建立因果图和制定数据收集计划,并确定一个质量改进的目标。
某A橡胶企业主要从事于橡胶胶料生产,对于各类胶料均有批次合格率统计,其中某氟橡胶胶料每年生产交付1600KG,但合格率仅为42%,通过不合格现象统计,发现均由胶料的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不合格引起,较低的合格率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产品的准时交付率,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针对此现象,结合六西格玛定义阶段和测量阶段特点,由质量主管组织成立项目团队,以提高该橡胶胶料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为目标,并获得部门领导同意,正式成立六西格玛(6sigma)项目团队。
1.确定六西格玛(6sigma)项目定义。单位:每批次氟橡胶胶料。数据类型:连续型数据。缺陷: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超出[-45%,20%]。缺陷规律: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值偏大。测量方法:依据GB/T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抽样方法:100%。在此基础上,以收集的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为基础,结合Mintab软件分析,将DM阶段的不合格情况即缺陷缺陷情况和缺陷类型用统计分析图形展示出来,见图1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的时间序列图和图2缺陷类型的Pareto图。
图1
图2
通过图2也可以看出,若提高该胶料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的合格率将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
2.测量系统分析。为确保检测的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的值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首先对其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结合Mintab软件进行分析,见下图3。
图3
由图3可见,量具R&R值为28.91%(不大于30%),可区分类别数为4,说明测量系统可以接受,前期检测收到的数据可用。
3.建立因果图和数据收集计划表。确定产品缺陷Y(老化后扯断伸长率变化率)后,对造成产品缺陷Y的可能影响因素X进行因果图分析,见图4,由图4可见影响Y的因素较多,关键在于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为此,项目组制定了数据收集计划(见图4),为后期开展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图4 因果图
图5 数据收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