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提供及时反应,使不在预料中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应用:作为6西格玛(6sigma)流程管理过程的一部分。
说明(参见图表19-8);
1.明确应变计划涵盖的问题范围;
2.集中解决特定的问题,确认:
.损害控制测量:当员工发现一个问题时,为了防止它影响顾客,员工首先应该做什么?
.6西格玛(6sigma)流程调整:如何调整流程,以抵制问题的发生。
.评估有效性:如何判断流程调整是否有效。例如,在数据图上会如何体现?
.持续改进:你从被捕捉到的问题中学到了什么经验教训,该如何把它们记录下来,并把它们归入持续的流程变革之中,以防旧疾复发。
3.对以上应变措施中的行动要分配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
流程“仪表板”目的:监控与关键流程、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重要指标,如质量、成本和有效性。
应用:
.把监控流程所有方面 (输入、流程步骤、输出)的关键测量连接起来。
说明 (见图表19-9):
.确认6西格玛(6sigma)流程中最重要的监控点;
提示:使用界定阶段绘制的SIPOC图。确定你能对输入、6西格玛(6sigma)流程步骤和输出做哪些测量。
2.对每个监控点,确定合适的测量值,然后制订数据收集计划。确定如何把数据制成图表;
3.确认可接受的绩效水平或改进目标:
.想想汽车“仪表板”上的仪表。如果汽车运行状况良好的话,温度、油压,发动机速度和耗油量等都应该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你的目标是获得更大的进步,确认一个可测量的改进目标(例如:某种程度的缺陷、理想中的周期等等)。
4.提出构造和维持“仪表板”的方法:
.想像手头已有数据了。现在谁来更新图表?多久更新一次?
.“仪表板”要放在哪里?
5.讨论和确认“仪表板”如何帮助你管理6西格玛(6sigma)流程:
.如何使用“仪表板”(例如:在每个月的6西格玛(6sigma)团队会议上进行回顾)?
.使用“仪表板”,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