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企业中,现有流程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很多流程早已差到要废弃的地步。另外,流程持续改进的过程中,需要衡量、分析以及重新思考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让很多企业急不可耐。因此,很多企业纷纷采用BPR方法,BPR方法特别强调IT技术,即ERP系统。这样的企业有惠普和福特等公司。BPR的最大特点就是快,不用将很多的时间都用于分析。BPR的流程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来源于最佳实践。根据世界级公司的最佳实践,制定出类似的流程和实施步骤,这样就大大地节省了时间。但是任何一个方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BPR方法也有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来自于外部的咨询师。应用BPR的公司,流程改进要借助于外部咨询师,要完全根据外部咨询师的建议改变企业的某些方面。但是,外部咨询师的建议,又很难被企业组织心甘情愿地全面接受,因为企业通常会认为外部咨询师未必就是内行。
(2)员工的参与少。由于流程改进完全依赖于外部咨询师的建议,因此内部人员参与很少。这不利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也可能导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觉得大部分事情率不关己,对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的利用不够充分。
(3)缺乏衡量标准。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具体量化所不同的是,BPR方法缺乏有效的衡最标准,过度依赖于实践经验。BPR
方法将流程重组之后,无法对流程的效果进行衡且。事实上,BPR方法也不关心新流程的效果,因为BPR来自于最佳实践,是按照过去的经验行事。
(4)容易忘记最终改进的目标。BPR方法与IT实施联系紧密,很容易忘记最终改进的目标。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业绩和效率,再造并不是目的,但是有很多公司不知不觉中将再造当成了目标。
(5)缺乏持续改进的力量。BPR方法使企业很容易缺乏持续改进的力量。因为改进是由咨询师从外部发起的,企业只是按照咨询师的意见办事,但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企业却不甚了解。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难以有足够的信心和兴趣来坚持持续地改进,往往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