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格玛(6sigma):官僚管理的影响
在20世纪,美国管理者的思想的发展又一次地与科学管理理论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管理观念试图阐明一些和现在的6西格玛(6sigma)管理系统相同的理论,即如何对大规模多样化的基层的运营进行集中化的战略性管理。在20世纪,一个名叫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家在科学管理理论上用官僚组织取代了他自己以前提出的组织管理层级概念。韦伯的这种官僚的组织结构使得一小部分高级管理者通过用不同的装配线来控制很多分散的工厂。
6西格玛(6sigma):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
今天这种分层的管理组织结构图和等级决策的方式正反映了韦伯的理论。在大型组织中,当把它与财务管理结合在一起时,这种官僚管理模式运行得很好。
基本上,这种来自于基层运营的详细数据被转换为业务中通行的财务数字。财务报告系统把运营结果转化为发生的成本和商品与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形式。财政计划系统要求运营计划对成本和收人进行预算。每一个运营单位再把这些财务信息通报给更高一级的管理层。这样累计十年以后就会得到整个组织的财务状况。财务报告系统能够提供财务经理和资金市场所需要的主要信息。许多年来,官僚决策模式与财务管理实践结合的运作实践,使得大型企业组织在稳定的市场上使用基本不变的技术来制造自己的产品。
6西格玛(6sigma):激烈的竞争对6西格玛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市场会朝着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突破性的技术变革成为竞争的代名词。在这种状况下,运营管理因为官僚财务系统控制变成了一个问题,过长的官僚组织控制链使得管理层无法及时地了解财务结果从而无法适时进行调节。由于财务测量系统很少报告一些关于为什么运营流程会消耗大批的资金而没有产生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所以使事情变得更糟。管理层并不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因而他们的组织开始走下坡路,这就好比一条大船转弯太慢因此无法避免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的风暴。
6西格玛(6sigma):改进经营衡量系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人们努力创新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以改进其灵活性与对其的控制力的过程中,科学管理理论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与发展。在最早期的运动中,人们接受了控制论模式与反谈回路的观点。60年代,又从系统理论和运营研究中借鉴了关于快速循环反馈、控制环节和对突发事件进行灵活计划的观点,这些理论在五角大楼对越战中军队后勤工作的计划和运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第一代生产控制系统被运用到美国的一些领先的工厂。强生和Brown & Williamson烟草公司都对生产线自动化实时控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将其成功地予以应用在霍尼威尔和爱默生等公司基于控制原理投资了整套新产品生产线控制设备。
6西格玛(6sigma):摩托罗拉的贡献
在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实施了使用专门设计的机器人和实时进行数据统计的工艺控制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生产线。在这些生产线上,从寻呼机到计算机芯片产品.它们质量和生产率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这使摩托罗拉在1988年赢得了首届马尔科姆·波多里奇美国国家质量奖《Malcolm BaldrigeU.S.National Quality Award ),统计过程控制(SPC)对制造业来讲从一个“圣杯”变成了现实。SPC同时也是六西格玛最初的理论基础,伴随着6西格玛(6sigma)观念产生的突破性的SPC原理不仅被应用于现有的生产工艺控制.而且被人们广泛应用到业务流程的改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