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六西格玛(6sigma)是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术语,用来描述在实现质量改进时的目标和过程。
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如果企业达到6西格玛,就几近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有3.4个瑕疵。
六西格玛(6sigma)是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术语,用来描述在实现质量改进时的目标和过程。西格玛(σ)是统计员用的希腊字母,指标准偏差。术语六西格玛(6sigma)指换算为百万分之3.4的错误/缺陷率的流程变化(六个标准偏差)尺度。
为达到六西格玛(6sigma)的质量性能,需要一组专门的质量改进方法和统计工具。将这些方法和工具交给一小群称为六西格玛(6sigma)黑带的人,他们全职负责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过程质量。六西格玛(6sigma)黑带领导跨职能的员工团队(每个人称为六西格玛(6sigma)绿带)来实现过程质量的突破。
六西格玛(6sigma)精英团队确保质量改进项目的重点放在对公司长期的成长和成功影响最大过程上,通过清除组织中遇到的障碍来促进改进流程。
真正流行并发展,是在通用电气的实践,杰克·韦尔奇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六西格玛(6sigma)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国内一些机构大力推六西格玛(6sigma)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六西格玛(6sigma)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