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西格玛(6sigma)分析(A)—开展执行问题分析:
(1)建六西格玛(6sigma)联动检查小组。一体化制度归口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共同组成联动检查小组,明确规范协同工作的职责要求。
(2)明确检查内容。从业务的重要性、复杂性、周期性、风险性四个维度选取专业业务领域中的六西格玛(6sigma)核心管理制度。其次结合专业业务特点选择制度关键执行点。
(3)实施检查。依托制度执行数据记录检查表开展制度的执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收集汇总。
(4)问题分析。建立起问题收集、问题分析、问题整改的六西格玛(6sigma)问题处理工作机制,优化六西格玛(6sigma)具体工作流程开展。
一是规范问题收集来源。从各项检查发现问题、日常工作中反馈及调研发现的问题以及班组平台反馈、工会合理化建议反馈等方式将问题收集上报,形成问题源管理机制。
二是界定问题重要程度。从业务支撑度、绩效目标支撑度、部门影响性三个维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取业务支撑度*绩效目标支撑度*部门影响性之积最高的问题考虑优先处理。
三是确定六西格玛(6sigma)问题分析维度。从意识理念、文本文件、执行运用3个维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为各层级对文件的修编、文件执行运用策略指明了方向。
2.六西格玛(6sigma)改进(I)—实施执行问题改进:
(1)六西格玛(6sigma)计划制定:根据问题描述、整改措施、责任部门、整改完成时间等要求制定整改计划。
(2)六西格玛(6sigma)实施整改:问题处理部门按照既定的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同时倒逼文件文本编制优化和执行的螺旋式上升。
3.六西格玛(6sigma)控制(C)—完善制度执行控制:
(1)完善制度执行相关机制。制定了制度刚性执行联动检查机制和问题处理机制,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三个流程环节助于检查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2)绩效体系设计和运用。该局设计了文件执行的绩效考核方案,将检查的常态化工作与年度重点并重,鼓励各部门、个人主动承担责任,更好地发挥制度执行检查绩效考核结果的辐射功能。
(3)开展宣贯培训。各专业部门对识别融入表和数据记录执行检查表开展宣贯培训。